搜尋此網誌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保險】同志買保險一定要懂 -淺談同志保險規劃須知

【情境story】

阿彩和小虹是對穩定交往8年的女同志,2人均已過而立之年,攜手走向未來是倆人堅如磐石的共識,但是婚姻平權尚未成功,而夢幻天真又樂觀的小虹相信再過不久,亞洲同志婚姻合法的開創先例將會是臺灣,屆時她倆享受的權益將會與隔壁新婚的阿段與琿婕同樣平等,但是務實謹慎又悲觀的阿彩卻想未雨綢繆,擔心若是婚姻平權前她先掛了,小虹該怎麼辦?於是想到了用保險規避風險這個方法,並直接找向了保險公司的櫃台洽詢投保事宜,這才發現想買保險送給小虹當作保障是這麼的困難……..



【保險停‧看‧聽】-適用於同志愛人、小三、朋友



重點1: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間須具保險利益


從保險法第16條規定來看目前要保人對於[本人或其家屬]、[生活費或教育費所仰給之人] 、 [債務人]、[為本人管理財產或利益之人]才具保險利益,並且可以這四種關係之一投保,但是該如何拿出身分證明卻是一大問題,即便提出證明,但是否能說服保險公司核保接受則又是一項考驗,以現行保險實務來說,醃頭案事件後,有些保險公司甚至連兄弟姊妹間互為要被保人都憂慮道德風險的發生,何況是無血緣關係的倆人了。

重點2:換個方式,以阿彩自己當作要保人與被保險人,小虹為受益人投保

保險法並未規範受益人的身分,也就是說,受益人要指定給郭富城田喜碧或是慈濟佛光山皆可,要均分或比例給好幾個人也行,但要注意的一點即是,保險法規定受益人於請求保險金給付時必須仍活著(以生存者為限),這些於法理上都是可行的,但實務重點來了,保險公司對於受益人為要被保險人的直系血親或是宗教團體於核保過程中都是較無疑慮的,但在多起重大詐保事件發生後,主管機關對於保險公司的核保規範也走向高度監管並要求納入公司內控,也因此在核保程序中,若受益人非為直系血親,除了在要保書上清楚加註說明(關係)以利核保外,保險公司也會要求進行生存調查(例如派員了解)。
當然上述這些過程都是耗時又費力的,如果不那麼急著讓保單生效的話,實務上提供另一種變通方法,也就是阿彩先以自己為要保人與被保險人,受益人為法定繼承人或直系血親如父母,待保單生效後一段時日,再到保險公司辦理契約變更,將原先指定的受益人變更為小虹。契約變更為要保人享有的既定權利,並不須保險公司事先同意。這邊也提醒看官們,在保險種類中,目前醫療費用保險及意外醫療險及年金險生存期間的部分等,保單條款上皆清楚明訂受益人即為被保險人本人,這部分是無法做變更的喔!

重點3:注意申請理賠時文件的提供

由於死亡保險金的請領,申請文件中必須提供被保險人死亡證明書及除戶戶籍謄本,若小虹並未獲阿彩家人認可,則在理賠這道關卡中便等於被迫近乎放棄領取保險金的權利,因為無法取得這些文件,則保險公司理賠便無從審核,而這也將會是一段艱辛的過程,因此,實務上建議的做法是,阿彩應於指定或變更受益人時,以指定比例的方式分配保險金給小虹及家人(如50%給小虹,另50%給家人),這樣在申請理賠時,小虹將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困難,或者,在投保時以購買兩張保單的方式規劃,這樣的好處是,阿彩的家人較難以察覺同時有其他受益人的存在而對小虹免去一些困擾。

重點4:找一個認同自己的保險業務員

由於阿彩是以逕行至保險公司櫃台的方式投保,過程中難免耗去許多時間與不必要的困擾,因此,建議除非自己先下功夫了解保險,否則找一個信任的保險業務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這個業務員必須先認同阿彩的性向,以及對保險具有一定的熱情與專業度,這樣在核保的過程中,才能當阿彩與保險公司核保人員間溝通的橋樑,並且不怕麻煩的為阿彩據理力爭應當享有的保險權益。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2013同志大遊行】 卡卡的主題 不卡的同志參與




一直很小心翼翼的在聆聽跟思考這次主題帶來的效應,最後只是想來紀錄點心得。


如果思考的廣一點,不只是探討是與非的層面,本來很多紛擾都會可接受一點,
套用在很多事都一樣。

何韻詩說,台灣的同志運動走在香港前面,
在台灣的我們因為擁有發聲的權利,更能看到許多社會面向,有幸福的部份當然就也有更多矛盾跟衝突。








作活動其實很累的,主題的設定也沒那麼輕鬆,承載的壓力不比一般,
尤其是每個人都有權利發表言論的同志大遊行,每個參與的份子也都各自有自己想爭取的正義。

用世俗的活動效應來看

每年的主題跟參與人要夠吸睛,才能吸引大眾的目光,如果用這次各大報報導的篇幅跟關注度來看,這次主題達到提高活動被討論的效果,不是嗎?

畢竟一個沒人支持也沒人討論的活動,跟一個有支持者有關注度但也有反對者的活動,
哪一個影響力大一點? 當然是後者。

但最後決定民意趨向的還是中間無聲的人那瞬息萬變的觀看角度,
被關注只是一個開始,並不是勝負。

本來就沒有人可以決定別人是不是正義,上街的理由也可以自己給自己,
這是我們決定去遊行的第一個理由。

我只是想去遊行,That's all. 


用民主的角度來看

常想,我們的教育總是教導我們【自己好了然後才去付出】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
所以長輩告訴我們說---人都餵不飽了哪來的養寵物。
可是大家都看到其實養寵物之於人有很多精神層面的支持,後來甚至連養老院也透過狗狗貓貓帶給老人家幸福感。

所以我們早就知道,人沒有權力去定義別人認的的好人生。


(啊,離題了)

舊觀念是當人有錢了才去作公益,才去關心跟你不一樣的人,那是因為資源太少,貨幣的具體價值就是一切。

但因為網路的社群意見,讓許許多多的人也可以因為著言論的關心去影響社會,
或許網路文化有好的一面也有劣質的一點,
但如果不是網路我們也不會知道這麼多事情。

換個角度想,技巧性透過特殊事件的關心以及人物的擴大效應,幫我們把利益作大,就像給大眾交代的不會只有是洪仲丘一家人的payback,還有司法人權對應於對軍法法紀的抗衡。

共榮並非只是一種理想,決定最後是與非的是渺渺大眾集結的精神力量。

能夠給予力量的、覺得自己沒那麼【小眾】的我們,其實已經是幸福的,又何必含著怒氣去回應另一種聲音的表述呢我想。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民主並不是多數決而已


老實講我並沒有用藥也自我選擇單一性伴侶,可是又怎樣呢?
如果我永遠不去遊行,就看不到街上這麼多熱情洋溢的朋友。


如果人們停止上街去感受那種力量,

就會漸漸同化並且消失在偏見當中。


我們不想覺得自己孤單,就更要緊靠在一起,
同志公民在努力的路上,千萬別被異己的想法所疏離啊。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左右為難

謹此紀念我的左右為難
因為知道基督徒要來看房子,現在在思考著哪個moment要跟對方出櫃。。。。
(搔頭)

【編意見】<僅代表小編個人宣洩,畢竟成立LES TALK本來就不是要洗誰的腦啊呵>

由衷的覺得拿著基督名義當令劍的反同份子是壞了基督信仰的大愛的聖潔。如果不是這樣,同志朋友也不用看到戴著基督徒象徵或公開自己信仰的人而感到害怕。

你/妳一定懂---
如果你曾經遇到過默默在你出櫃後變陌生的朋友
如果你曾經遇到過追問到底你幹麻變同志的朋友
如果你曾經在fb上不經意看到,一個你認識的基督徒朋友大張旗鼓的在躂伐他們認為的妖孽(喔不~~~~我們不是妖孽)

那些人不要再發動什麼所謂聖戰了(十字軍東征最大的意義是開通商路,也不是宗教征服),那個聖字通常只是爭鬥的美化修飾。讓人害怕的不該是信仰,信仰本該是讓人無懼的。可惜有很多基督徒的善良都被這些醜陋的言說污名化了。

為了和緩一些情緒,我要說我誠心喜歡很多基督教的義理跟熱誠,上面那些氣話並不是給我尊敬的教徒,只給被正統框住的那些人還有曾經受委曲的你妳。




安藤忠雄  光教堂
絕對的美,不解釋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Right, please!




同志婚姻其實是社會福利議題,不該往宗教跟道德議題扯,因為宗教就跟道德的標準並不是普同性,去想想跟吃素的人跟不吃素的人如何爭論餐桌上的正義就好了。

::

想想你有沒有繳稅,自問你跟伴侶該不該有權利得到合法該有的保障跟相互的繼承權,這需要就顯得很單純了。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假日版】羅毓嘉:反對同性婚姻?那就……

今年的中秋前夕,台灣。人們對同志婚姻的討論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中秋節前夕,本應是月圓人團圓的時節。有家的人回家了,有人和自己的情人共度,也有的人,老夫老妻了,只是如往常吃頓晚餐,在河濱散步。月圓,人圓,聽起來多麼自然。
但還有些人不行,幸福看似完滿卻尚有些缺口。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預定了選在本會期將「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多人家屬」等三套《民法》修正草案分別送進立法院,盼能促成台灣同志家庭、伴侶與家屬制度的建立,補全現行民法當中婚姻以一夫一妻制度為尊的缺憾,讓每個人都能夠自由選擇伴侶與婚姻配偶,進一步促成家庭組合的平等,婚姻的平等。
約莫是去年11月,彼時法國的同志婚姻尚未合法──那是今年5月的事情──我出差法國,順道在南法小城土魯斯(Toulouse)和旅居當地的學長吃了好長一個晚餐。他鄉遇故知總是令人神清氣爽的件事,聽聞他和他交往八年的男友已登記成為同居伴侶,更是開心,酒酣耳熱間學長笑得亦十分颯爽。
然而席間──幾次談到「他男友」,卻其實應該要講的是,「不只是男友」而已。
我問學長,那我要怎麼稱呼──你男友呢?
或者,我們該怎麼形容這樣的關係?
他聳聳肩回了說,在法律上,他是我的「同居伴侶」,但在生活裡邊,我只能說他是我的「阿娜答」。啊是了,在法國,同居伴侶能享有的固然仍不及「婚姻」所能提供的法權益,但我們的現代語彙庫,生活之中,還來不及為這種大於男/女朋友、但少於婚姻的關係,找到精確對照的詞彙。在「情人」與「配偶」之間,那種似乎更多了一些甚麼,但在真正完成甚麼之間的空隙,理當也值得一個名字。
特別是當同居伴侶尚能適用於任何共享一個地址並擁有同居事實的、三等親以外的任何人時,我們是否更需要一種名字,去確立專屬於兩人之間的特定關係?啊,這或許不只是欠缺的名字,可能我也在試著和緩──那關乎於我的焦慮。
我想得出神。學長拍拍我的頭,說,別想這麼多。有些事情,當你擁有了,你就知道該怎麼說了。
可我們,此時,此地,台灣。我們還沒有。就在9月18日,由數個宗教團體組成的「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選在這天於立院召開聯合記者會,痛陳同性婚姻不應合法化、擅修民法將為社會帶來負面衝擊,並且宣佈發起「維護台灣一夫一妻婚姻價值,反對同性婚姻及多元成家草案」連署。
這類宣稱「維護一男一女、一夫一妻婚姻價值」的說帖與連署書並不令人意外。可我所不明白的是,別人想跟誰成家,究竟傷害了誰,礙著了誰,竟有人的幸福是值得他人來咒詛的。我不明白。況且,說帖一方面直指「全體利益不應由少數人更改」,但偏偏呢,這些力主捍衛所謂婚姻價值的人,其實也是少數國民。我不懂,這少數人,為何要對同性戀、雙性戀、乃至想要自由締結伴侶關係的人如此憎恨。
我不懂,他們為何對於其他人的幸福,如此憎恨。
他們為何念茲在茲,阻止別人擁有幸福的權利,以及追求某種幸福的「可能」。他們何以要反對,每一個人選擇的自由。
即使那只是「某種選擇」而已。
也有時候,氣急攻心的時候,會想起一句在紐約同志大遊行間看到的標語:「反對同性婚姻?那你就不要跟同性結婚,然後閉上你的鳥嘴。(Against gay marriage? Then don't get one and shut the fuxk up.)」但多數時候,我只是想到一個更幽默的說法。那是一則英文的諷刺漫畫,一對中年男女,裸著上身在被窩裡並肩看著報紙。男的說,「甚麼?怎麼可以讓這些同性戀結婚?那會敗壞婚姻價值的。」女的呢,則回答說,「就是說嘛,我老公也這樣說。
是的,只有已經身處於婚姻之中的人,才有將之敗壞的能力。
還沒有權利結婚的同志,該怎麼敗壞婚姻價值呢?
事實上,同性婚姻究竟干卿底事?同志婚姻合法化──或說,終結婚姻歧視──頂多就是傷害到某些人的道德感情罷了。然而,當我們討論法律,討論的是人們在法律之前能否享有同等的平等權益,該制度能否讓出於個人意志結合的兩人,分擔義務、共享權利。法律,衡量的並非個人的道德準衡,更非人類社會千頭萬緒的各種感情。
2003年,麻州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Margaret Marshall,在同志婚姻合法化判例意見書上,是這麼說的:「許多人在宗教、道德、倫理都有根深蒂固的信念,認為婚姻應只限於一男一女的結合,而且同性戀行為是不道德的。另有許多人在宗教、道德、倫理上持有同樣強烈的信念,認為同性伴侶有權結婚,同性戀者應該與其異性戀鄰居同等的待遇。而兩者都無法回答本庭的問題,」她並接著引述1992年,聯邦最高法院對於墮胎權所提示的複數意見書,如此作結:「本庭的義務是界定人人應享的自由權,而非將自己的道德準則化為號令。」
於是麻塞諸塞,成為美國第一個容許同志婚姻的州。於是法國繼推動伴侶法之後,同志婚姻也在今年5月間正式實行了。接著,是6月間,美國宣告DOMA(Defense of Marriage Act,捍衛婚姻法案)違憲,等於在各州締結婚姻的同志,都可享有聯邦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權益。
接著……接著,我們呢?
那日和學長晚餐後,隨意散步走回酒店。土魯斯是座小城,這麼想著,聊著,走回酒店的路很快到了。
酒店門口一輛銀色小車等候,車門打開,裡頭一個法國人戴著眼鏡毛帽,和煦地微笑。學長同我說了個法文名字,說,這是我阿娜答。我說很高興見到你,我們說,晚安。學長上車前,我說,等你下次回台北吧。
他說,說不定我們那時已經結婚了。說完對我霎霎眼睛。
這回兒輪到我們了。無論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送入立院的民法修正案,能否對現行的婚姻制度構成任何動搖,我衷心希望,未來我們能說,「曾經有個時代,人們覺得與同性別的人結婚,道德必定毀壞、家庭價值必然崩毀。如今聽起來,那該多麼荒謬。但我們仍應記得,有那樣的一個時代──婚姻的不平等曾經存在。而我們要記得這個,為的是不讓那樣的不平等重現。」
我是這麼希望著的。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老布希幫同志證婚



Like father, don't like son?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出席女同性戀婚禮並證婚(圖)


北京新浪網 (2013-09-26 15:10)



身穿西裝的老布希坐在輪椅上,為一對同性戀新人簽字證婚。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台灣「中廣新聞網」26日報導,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夫婦上周末出席了一場同性戀婚禮,併為這對新人證婚。

老布希的發言人表示,老布希和妻子芭芭拉上星期天(22日)在緬因州以朋友身份,出席了一對女性同性戀人士的婚禮。

從照片上看出,身穿西裝的老布希坐在輪椅上,為一對新人簽字證婚。這對新人對前總統為她們證婚表示很榮幸。


美國已有13個州通過同性婚姻法例,包括去年12月通過法例的緬因州。而老布希的兒子、前總統小布希則一向反對同性婚姻


(原標題: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出席女同性戀婚禮並證婚(圖))


詳全文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出席女同性戀婚禮並證婚(圖)-國際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926/10743040.html



裝嚴肅不是成熟的一種 (給常緊繃過度的朋友們)




逗人笑的魅力 – 專屬於妳的幽默感

Posted on September 30, 2013 | 1 comment
字級:
tina-fey-amy-poehler
tina-fey-amy-poehler
女人也可以優雅有魅力的令人發笑嗎?
2013 金球獎破天荒的是兩位女主持人- Tina Fey 和 Amy Pohler (註1) 來主持。不只如此,還叫好叫座,佳評如潮的列出一堆 “funny moments”。
這對向來欣賞有幽默感的美國人來說,是一個有意義的認可- 原來女人也可以很幽默。
幽默感的重要
有幽默感為什麼重要呢? 除了適時的博君一笑外,我想有幽默感的人隱約展露出一些人格特質。
第一,他們正面樂觀。
雖然律師 (或是保險銷售人員)總說要設想人生的種種可能準備,但是在忙碌的生活中,若不對情境或是未來保有一些正面的態度,老是唱雖只會讓人不想跟你親近。在過度高亢的鼓勵顯的矯情下,用幽默的語氣緩和情境,反而讓人沒有壓力的被打氣了。
第二,表示這個人應變環境的能力不錯。
幽默的人觀察能力通常比較強,否則無法立刻就情況發表意見。更進一步的說,他們不但觀察到了情境的改變,更知道怎麼精準的將大家都注意到的事情表達出來。這種情況每個人應該都有經歷過,小從有人在辦公室滑一跤,大到會議中劍拔努張,那房間中的粉紅色大象就在那,這時候幽默的一句話往往可以化解大家還有當事者的尷尬。
第三,表示這個人說故事的能力不錯。
photo credit via  nicole.pierce.photography ♥
說故事的能力在職場或是每日生活中其實都舉足輕重。
從做簡報、跟同事上司吃飯,到和客戶培養信任和交情,一個懂得生動描述重點的人,往往就能留下好的印象完成任務。而有幽默感的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恰當的字數來達到大家情緒的轉變、引起共鳴。
練習多點女性味的幽默感
曾有人說,在一群人裡面,通常 「負責表現幽默的」其實是最強勢的那位。很多女生可能不習慣站在這樣的位置,其實適時的表現幽默反而讓人覺得親切。能自在的引領氣氛,是很有魅力的特質。並不是要大家硬說笑,沒有梗硬鋪梗。幽默感最好是能自在又恰到好處,不太重不太輕,見好就收。拿感情來比擬,那就是那個若有似無的曖昧時期了,這樣說應該很好理解。
怎麼培養女性特有的幽默感
那麼,幽默感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培養呢?
雖然有些人天生就是比較有喜感,但是就跟品味 (或食神)一樣,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發掘累積,差別只是多隨手捻來。幽默感也有點像是時尚,必須找到最適合自己,用起來最自在的模式。 所以先問問自己的特質魅力是哪種類型呢?
如果妳心中還是個大孩子又不怕出糗的
Miranda & Ellen
Miranda & Ellen
美國知名脫口秀女主持人 Ellen Degenerous 中性化又親切的形象深入民心。不過她也跟一個長不大的大孩子一樣,在節目上極盡所能的整來賓。在攝影棚各處找工作人員嚇來賓,或是準備一些讓人好氣又好笑的禮物給來賓。
令人最啼笑皆非的莫過於,真的給了維多莉亞祕密的天使名模 Miranda Kerr 一對翅膀,不過是一個可以背小孩、放尿布、奶瓶還可以照鏡子的翅膀。
聽說了不老帥哥 George Clooney 的辦公室在攝影棚附近,更佈下了天羅地網來追捕大帥哥。不過,玩笑還是要開的恰當,如果本身氣質比較嚴肅正經的可能反而會弄巧成拙。
如果妳不介意自嘲(過往失敗的情史)
Jennifer Aniston
Jennifer Aniston
大家都談過失敗的戀愛,但能詼諧的談起又不讓旁觀者感到尷尬卻很難得。
六人行女主角 Jennifer Aniston 多年來還是常常被問及前夫小布和裘莉這萬年三角戀的感想。有次在頒獎典禮上,說到發現自己的感情生活,和多部演出過的電影名稱有難以解釋的巧合。(Good Girl–Rumour Has It–Derailed and The Break-Up ) 鄰家女孩– 謠言– 出軌–分手。
最後,她不忘呼籲在場的編劇,既然如此,如果有劇名是「和穩定好男人白頭偕老」( Everlasting Love With An Adult Stable Male )的劇本,請寄給她演出吧!
這種幽默首先要有真的不在乎別人想法的態度,大家都知道卻不便說破的事兒最令人為難。但當事者一但自嘲了,對所有親朋好友來說,都像是一個等了很久的紅燈終於轉綠,畢竟可以放下生活中的挫折和難過,是比有幽默感外更珍貴的事情。
如果妳是生活比較豐富(熟齡)的自信萬人迷:
在日本有江角真紀子,美國有 Modern Family 的拉丁辣媽 Sophia Vergara。
Sophia Vergara
Sophia Vergara
人多活了幾個春秋,自然也比較坦然有自信。對這些姊姊來說,她們的應對和幽默有種兵來將擋的自在。由於她們很不ㄍㄧㄥ,對身邊的人來說地雷自然少很多,開玩笑也比較沒有界限。從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養兒育女的糗事、到對感情的豁達跟建議, 這些都是生活豐富的熟女們才能散發的幽默。
不過稍微要小心的是,有時候放鬆之餘可能會稍微不顧忌形象, Sophia 就常常忘我的在節目或是影集中咧齒大笑。如果心中還是默默在乎形象的大女孩,可能就不適用了。
如果妳冰雪聰明,往來也無白丁:
2013 Golden Globes
2013 Golden Globes
美國知名喜劇演員、編劇和主持人 Tina Fey 的詼諧深得我心。她專門挑時事議題來評論,犀利又一針見血,更敢開些美國人常有的酗酒玩笑。然而她的幽默親切,卻需要想一下才能理解。更高明的是她是一個冷面笑匠,開起玩笑表情平靜,乍聽不出諷刺的。 就題材來說,女生的確不適合開一些太過於腥羶的玩笑。有些形容女性的負面用語,除非你不介意成為姊妹公敵,用了也不太恰當。除此之外,其他的題材其實只要語氣恰當,都不失為好梗。
開頭說得金球獎典禮上,爆點除了有雙姝主持之外,邀請了卸任後人氣依舊極旺的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致詞。致詞後,全場歡聲雷動,打過上萬場選舉造勢活動的柯林頓非常習慣掌聲,一切沒有什麼特別。
兩位女主持人在這時候,一臉興奮卻跌破大家眼鏡說 :
「哇賽!那是希拉蕊….的先生!」
經歷種種事件卻展現過人意志的希拉蕊,最後官拜至國務卿,能力和人氣完全不輸給卸任的先生。兩位女主持人毫不吝嗇自己對希拉蕊的支持,卻又明褒暗貶的高段幽默表現出來。柯林頓事後笑笑的走下台,令人好氣又好笑大概也是幽默中,最難以達到的境界了。
最後送上一句松浦彌太郎對於幽默的評語:
說句笑話來緩和現場的氣氛,能自然地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成熟的大人
——-<謝謝你> 松浦彌太郎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親愛的我們『快樂地』結婚吧



瘋掉,不過不是難過是喜極而哭的瘋掉。

美國鹽湖城一位同志Spencer在Home Depot的場地贊助之下,為他的伴侶Dustin舉行了一場創意的求婚表演,影片超歡樂超感人,有如真實世界的Glee,只是它是真的,而不是那些假裝真實的實境秀。

PLAY> 影片

同志伴侶在台灣見報的結婚儀式似乎都多了很多向社會宣示的意味,
大概因為對我們的社會來說,同志結婚還需要多作解釋跟交代,
顯得我們已經非常認真想得有夠清楚,順便還要演練一套要針對批評的說法跟有力的心臟。

但看到這一對愛侶的求婚,真的覺得所謂平等還有好一段路要走啊,
身旁異性戀朋友的接受不是只有默認而已,企業的支持也不是只有捐錢而已。

Suppose要像這樣,
讓情侶們開開心心的被祝福著結婚,這才是王子與王子,公主與公主最想要的結局啊。





關於這支影片的介紹,你也可以看一下Wire:

「如果我對你好,你也會這樣對我嗎?」,融化Youtube數百萬人的求婚影片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同志伴侶也能傳宗接代!



同志伴侶也能傳宗接代!靠皮膚細胞,就能變出卵子和精子

於 2013-09-10 10:03:52 發布
Tags :
關於作者

不用幹細胞也能人工培育出新生命!東京大學生物學家 Katsuhiko Hayashi 成功完成實驗,把老鼠的皮膚細胞轉變為精子與卵子細胞,而且運用這些人工精、卵培育出健康的老鼠寶寶!
以下節錄自全球權威期刊《Nature》記者 David Cyranoski 在科普雜誌 Scientific American 上的投稿,描述 Hayashi 如何以實驗室前輩 Mitinori Saitou 想出方法,「製作」生殖細胞:
許多科學家都是以訊號分子轟炸幹細胞,然後從生成的好幾種成熟細胞中揀選所需的方式,在試管內製作出特定的細胞種類。但是,科學家們卻從來都不明瞭,這些細胞的生成過程,也不清楚人工生成細胞與天然生成細胞之間有什麼樣的差異。
反之,Saitou 發現了製作生殖細胞真正需要的元素,刪除多餘的訊息,並標記出不同分子運作的確切時間點。他的研究令同事十分驚喜,英國雪菲爾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家 Harry Moore 也表示,如此仔細地再現生殖細胞發展情形,可說是「一場勝仗」。
Hyashi 與 Saitou 共同研發出一種不必依靠幹細胞的新技術,將老鼠的皮膚細胞轉變為生殖細胞,並且誕生出成功存活的老鼠寶寶。這表示藉由科技,不孕的老鼠仍舊可以具有生育能力,甚至可以從公老鼠身上做出卵子來!
  • 為不孕夫妻與同志伴侶帶來新希望,但也帶來爭議
當這項研究被新聞報導出來時,引起民眾一陣瘋狂討論。除了動保議題與道德論戰外,最被廣為討論的,是這個研究可能為不孕夫妻帶來新的生育機會,以及,前所有有的,同志伴侶可能有機會擁有帶著雙方血緣的孩子。
對此,Cyranoski 表示,研究團隊早已開始分析人工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 細胞),並研究與 Saitou 認為在老鼠發展生殖細胞時十分關鍵的相同基因。但 Saitou 與 Hayashi 都知道人類訊息傳遞的方式與老鼠有所不同,且儘管 Saitou 擁有許多老鼠胚胎可供解剖,卻得不到任何人類胚胎來研究。
因此,研究小組只好與附近的靈長類研究機構簽下五年共 12 億日幣的合約,每週獲得二十個猴子胚胎來研究。Hayashi 表示,假如一切順利,就能在五到十年內得到與老鼠一樣的成果,到時候只要稍做修正,或許就能夠應用在人類身上。
不過,要將 PGC 用於治療不孕仍是一大挑戰,而且包含 Saitou 在內的許多科學家都警告這將十分危險,因為 iPS 與 胚胎幹細胞在培養時都很容易發生染色體異常、基因突變或是遺傳變異。
換句話說,人體比老鼠複雜多了,而且道德上還有許多的爭議要解決。但無論如何,這項研究的確帶給了許多人新的希望和可能性。
(資料來源:io9;圖片來源:Remon Rijper, CC Licensed)

文章來源: http://techorange.com/2013/09/10/ab-made-egg-and-sperm/?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Feed%3A+techorange+%28TechOrange%29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多元成家 你怕什麼

多元對抗的,不是理性的辯論,而是不了解帶來的恐懼。


不用害怕那些反對的人,是要去讓其他不了解的人從了解我們到支持我們。同志不孤單,恐同症的人才孤單。

家庭型態的轉變跟家庭淪陷劃上等號了嗎? 有腦袋的人都知道低生育率跟同志比例不是直接因果關係,只是因為宗教人士沒辦法去干預經濟或政治、所以只能拿一夫一妻價值來為社會的改變結果開鍘。

有點讓人痛心是吧?

當勞團在抗爭的時候,宗教團體是不是從來就缺席?
當黑心食品泛濫的時候,宗教團體有沒有貢獻一些良心的食品事業?

維護什麼  用對錯框架來抑止民眾的改變!? 還是害怕自己所掌控的一切會失去

民婦懂的也許不多,可是卻記得歐洲中古時期,那傳統的社會結構裡面,宗教除了是人民經濟也是社會的中心外,更是兼負傳播知識還有自負生產糧食那些責任的 (才有我愛的修道院啤酒啊),而騎士精神的美德當然也包括仗義濟貧。曾幾何時,社會分工了,而宗教也不再去擔負生產義務責任或平衡社會經濟機制的功用,許多教團僅僅在法會的時候表現它的莊嚴、雖然多有慈濟等實際作為的團體,但更多的是收穫信眾貢獻、專職出世修行講道、不擔負社會責任的宗教團體。時機一來,說點維護傳統價值的言論當作教團理念又變得當仁不讓,這樣對嗎?

勞工團體在抗爭的時候,他們有沒有相信,神會來幫他們!? 沒有,他們只能幫自己爭取權益,甚至有時候也得仰賴又愛又恨的大眾媒體。

如果,人們只能幫自己,那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不會幫他解決問題的高上政權或是高上的宗教團體? 又為何需要相信它們能幫自己作一個最正確的判定,什麼是應該不應該。

這已經是一個過去的封建信仰都在一一解構的時代,把箭頭瞄準多元成家等於同時控訴每個價值觀改變當中的人們。

解構之後也要建構,就一起去監督它、監督政府,不好嗎,你到底怕什麼呢? 

= = =

其實以上只是憤青言論,回歸平靜,在爭論多元家庭法案的時候帶入了同志議題,其實它不單單只是性別婚姻,應該是對自我財產的處決權利還有牽涉醫療的最終決定權......等等。

不是每個人都來自一個法律保障的身家環境。比方說,不曉得大家記不記得過去張韶涵的報導,她的家人出面要求媒體報導,她背棄家庭責任云云,傳出很多背後家庭財務紛爭的羅生門,誰是對的,大眾真的清楚嗎? 只承任親屬家庭價值的法律也不可能公正。用這個故事假設以下情形,假設你是她身邊最支持她的人(伴侶或是親如家人的友人皆可,請自行解讀),並且假設你知道她的家庭其實從來不支持她,而她有苦難言,因此你和她以共居的形式互相依賴,在那種情形底下,如果她哪天離開人世,她的財產依法律會由家庭這邊接收,對你來說,你覺得這樣的判決如何?

一夫一妻的家庭是常見的家庭形態,但它並不是沒有例外的,在人類學的許多研究都發現,原始的部落裡有採行各種婚姻,包括同志還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等共居的形態,家庭跟居住形式的選擇有時候是一種社會的限制、有時候是一種自由的選擇。只是我們比較幸運在一個可以選擇的時代,大多數不代表對,其實少數也沒有要征服大多數人價值觀的意圖,

就只是想享有一些天賦人權而已,很難嗎。

在進步工業國家一些大城市,也常見跟血親關係無關的家庭,這種方式像是一種回溯到遊牧時代的群群,像是一種對工業社會人口流動的因應,所產生一種互相依賴的形式。

如果滴血驗親後,他不是你DNA的小孩,就否定了所有你養他帶他的付出了嗎? (民視戲劇常常演這種親子反目劇碼,我每次都對這種翻臉不認人驚嚇不已) 

因為不是父跟母,同志父母養育的小孩就不是他們的小孩? 相信血親的傳統價值,是來自古老社會對於亂倫跟遺傳疾病的恐懼吧,可是,妻子嫁給丈夫的兄弟,這種 "傳統" 也相對不是普同現象。

大家都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是普同現象,其實,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來自文化的習慣。

這種因為把 "散佈同志流行" 或是 "知識傳播導致同志行為" 當作口號的妖魔化說詞十分可惡。這比喻或許有點不貼切,但電視劇裡面現在沒有在禁止黑道情結,但影片中有時黑道數錢數到手軟,你會想去當黑道嗎? 我們不能說,同志是學習而來的,這樣說可能是低估了當同志的難度 (有那麼容易上手嗎?)

在捍衛一夫一妻家庭的至高無上的時候,其實他們只是把多元法案的影響力當成假想敵吧!?

他們怎麼不承認,他們並不了解每個社會跟人的需求,也不真的了解同志族群想要的。

教團們,在設定團體的說法以前,不如先想想,怎麼實際付出對社會的關懷吧比較動人。


= = =

◎實際支持多元成家法案, 可以用以下方式:

伴侶盟多元成家我支持
連署網址:http://tapcpr-petition.twbbs.org/
簡訊連署::0917 425 217
Line連署::TAPCPR
(以上輸入真實姓名、出生年月 即可完成連署)